生物柴油學名為脂肪酸甲酯,由動植物油脂與甲醇在催化劑的作用下,反應而成。其碳鏈由C12~C18組成,而石化柴油的碳鏈為C14~C16組成,故生物柴油與石化柴油的碳鏈基本一致,使其可替代石化柴油,其優、缺點如下:
優點:
環境友好 采用生物柴油尾氣中有毒有機物排放量僅為十分之一,顆粒物為普通柴油的20%,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僅為石油柴油的10%,微量硫化物和無鉛及有毒物的排放;不含芳香族烴類成份而不具致癌性;
可再生性 國內以廢棄動植物油脂為原料,具有變廢為寶的再生性,且可減少對石化燃料石油的需求量和進口量;
十六烷值高 大于53(石化柴油為45),壓燃性、抗爆性能優于石化柴油;
含氧量高 可達11%,在燃燒過程中所需的氧氣量較石化柴油少,燃燒、點火性能優于石化柴油;
高閃點 大于100℃,較石化柴的60℃高,有利于安全運輸、儲存;
使用簡單 可與柴油以任意比例混合,無須改動柴油機,直接添加使用,按5%~10%比例石化柴油調和使用,可以降低油耗、提高動力性;
缺點:
密度大 一般為0.865—0.885,如在石化柴油的體系下終端為按體積銷售,對經濟性有一定損失,但密度大又具有燃燒值高的特點(通俗稱耐燒),對最終用戶無影響。
運動黏度高 一般40℃時為4~6(mm2/S),比石化柴油的2~4(mm2/S)高,致使其霧化效果略差,但較高的運動黏度,可更易在汽缸內壁形成一層油膜,從而提高運動機件的潤滑性,降低機件磨損。
冷濾點不穩定 因其原料為廢棄動植物油脂,雖有部分原料在20℃時的冷濾點可達到-10℃,但其中具有高冷凝點的原料如過多,則冷濾點在3℃左右,這樣冬季使用時應選擇低冷凝點的原料生產的生物柴油。